風景這邊獨好的上一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4、白話譯文:東方就將初露曙色,但請不要說你來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當年華,這兒的風景最好。會昌縣城外面的山峰,那么,風景這邊獨好的上一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風景這邊獨好意思是什么

“東方欲曉”,通俗地說,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面。

“莫道君行早”,發現了真理,但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變危難的責任重,革命的道路還很漫長。

“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斗,永不言敗,永不服老。

“風景這邊獨好”,這樣的人生是真正美好的人生。下半闋說的是,不要局限于一城一地吧,要放眼全局,站得高,看得遠;不要被困難所嚇倒,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郁郁蔥蔥的大好美景將張開雙臂迎接奮斗者。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意思是東方就將初露曙色,但請不要說你來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當年華,這兒的風景最好。

這句詩出自《清平樂·會昌》,原文如下: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

全詩意思是:東方就將初露曙色,但請不要說你來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當年華,這兒的風景最好。會昌縣城外面的山峰,一直接連去東海。戰士們眺望指點廣東,那邊更為青蔥。

風景這邊獨好的上一句是什么意思

《清平樂·會昌》

近現代 毛爺爺

東方欲曉,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

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

更加郁郁蔥蔥。

釋義:東方就將初露曙色,但請不要說你來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當年華,這兒的風景最好。會昌縣城外面的山峰,一氣直接連去東海。戰士們眺望指點廣東,那邊更為青蔥。

風景這邊獨好作文

《清平樂·會昌》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東方就將初露曙色,但請不要說你來得早。走遍了青山綠水,但是人依然覺得很有精力,不曾疲憊,這兒的風景最好。

會昌縣城外面的高峻山峰,連綿不斷直接連去東海。戰士們遠望南粵,那邊更為青蔥。

注釋

會昌:縣名,在江西省東南部,東連福建省,南經尋烏縣通廣東省。1929年,毛澤東為開辟贛南根據地,率領紅軍到過會昌,以后又常途經和居住在這里。這首詞是1934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粵贛省委所在地會昌進行調查研究和指導工作時所作。

莫道君行早:舊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作者自注:“1934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這一首《清平樂》,如前面那首《菩薩蠻》一樣,表露了同一的心境。”本句的“人”和上句的“君”,都指作者自己。

這邊:指中央革命根據地南線。

會昌城外高峰:指會昌城西北的會昌山,又名嵐山嶺。詩人在60年代曾回憶說:會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顛連:起伏不斷。東溟(míng):指東海。

南粵:古代地名,也叫南越(今廣東、廣西一帶)。這里指廣東。

嶺頭便是分頭處的下一句

原文:

《清平樂·會昌》

毛澤東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指看南粵,更加郁郁蔥蔥。

拓展資料:

一、創作背景:

1、1934年7月,敵軍重兵開始向根據地中心地區進攻,形勢十分嚴峻,第五次反“圍剿”敗局已定。此時,毛澤東正在會昌縣城東門外的文武壩參加粵贛省委擴大會議。

2、毛澤東登上會昌山。眼前群山晨景,想到當前危急形勢,毛澤東頓生感慨,于是吟誦《清平樂·會昌》的初稿,回到文武壩住處揮筆寫下了《清平樂.會昌》。

二、鑒賞:

1、這首詞,毛澤東曾有注云“一九三四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這一首清平樂,如前面那首菩薩蠻一樣,表露了同一心情。”當時,中共和紅軍由博古,周恩來和李德(德國人)“三人團”領導。毛澤東被排擠出了領導集團,在會昌“養病”。

2、贛南軍區司令員龔楚去看他,酒后毛澤東喟然長嘆,“我自從參加革命以來,受過三次開除中委和八次嚴重警告的處分,這次更將造成失敗的責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現在,可不是我們井岡山老同志的天下了!” 說時竟凄然淚下。

歇后語什么景色美如畫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這一句出自毛澤東的《清平樂·會昌》

清平樂·會昌

毛澤東 1934年夏

東方欲曉,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 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 更加郁郁蔥蔥。

拓展資料:

《清平樂·會昌》是毛澤東于1934年所做的一首詞。此作品于菩薩蠻一樣,表露了同一心情。”當時,中共和紅軍由博古,周恩來和李德(德國人)“三人團”領導。毛澤東被排擠出了領導集團,在會昌“養病”。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1957年1月。

這首詞作于1934年7月,毛澤東在會場登山后所作。這一時期毛澤東在黨內軍內已無發言權,但他并不氣餒,調整心態,堅持自己的觀點。在他自己說的沒有發言權的1931年到1934年的那些日子里,他埋頭于做調查研究、讀書、向中央提建議,而不是“賦閑”。“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這種精神的藝術寫照。作者自己曾說:“1934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郁悶的。”《會昌》詞的基調是昂揚的,語言是雄奇的,反映了毛澤東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和堅韌不拔的意志,但是字里行間也隱約表露了詞人的憂慮和憤懣。

以上就是風景這邊獨好的上一句的全部內容,“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東方的天空已經發白,但不要說你走得太早,你還可以踏遍青山,人生還很長,而且這邊的風景非常優美。它是在表達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